磨削過程中的6種微觀交互作用能夠清楚描述磨削過程的科學本質。其中“切割”作用,與普通的車削、銑削等材料去除加工機理相同。而其他的則以是以摩擦為主導的微觀交互作用。這其中,根據磨削區組成,分成了磨粒與工件之間的“耕犁”與“滑擦”,切屑與結合劑之間的“摩擦”,切屑與工件之間的“摩擦”,以及結合劑與工件之間的“摩擦”。它們之間的相互交互作用,都將產生力、熱等微觀結果。從宏觀上則會以整體磨削過程的“磨削力”、“磨削熱”等信號反應出來。因此對于磨削技術的研究,抑或研究每一種微觀交互作用的微觀結果,抑或研究整體過程宏觀信號。
從磨削的尺寸緯度來分析,磨粒的尺度從微米級到亞毫米級,而其中的切屑的尺寸基本比這個尺度還要小,所以需要非常微觀的分析手段進行此方面的輔助。同時,從磨削的時間緯度來分析,砂輪工作的常規速度范圍在30m/s左右,且目前的趨勢是往高速方向發展,在工業界已經可以達到200m/s的磨削線速度。因此單顆磨粒與工件的接觸時間以及相應的成屑,即微觀交互時間,是在10-5s這個時間量級上發生的。綜上,不論從尺寸緯度和時間緯度來說,目前的觀測分析技術都無法做到直接分析微觀交互作用。